巴勃羅·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畫的細節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簡介

這是一幅反戰抗議作品,以回應1937年對西班牙北部一個小鎮的空中轟炸,格爾尼卡這幅畫很快就成為了巴勃羅·畢加索最受認可的立體派畫作之一——這是有充分理由的。它的單色調色板,強烈的對比,和大,暴力的圖像是發自內心的,引人注目的,和難忘的,即使在今天…1937年,國際局勢高度緊張,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格爾尼卡如閃電般擊中要害。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當時,畢加索50多歲,生活在法國,而不是他的出生地西班牙。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畢加索探索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經常從立體派(他用立體派創作的)中作畫喬治·布拉克)以及以薩爾瓦多·達利及其著名畫家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運動“融化的時鍾”繪畫

天才格爾尼卡它是否成功地結合了夢幻般的(有些人可能會說是噩夢般的)元素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的多重視角。這是一幅令人震驚的畫,無論是因為它的現代立體主義風格,還是因為它令人難忘的主題。在1937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後,格爾尼卡進行了為期兩年的“世界巡回”,以鼓勵反法西斯情緒,並為西班牙共和國的軍隊籌集資金。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格爾尼卡離開了歐洲,被送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妥善保管。近二十年來,MoMA一直在美國各個城市和世界各地展出這幅巨幅畫作,使畢加索和立體主義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如果不是畢加索的畫作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很難說格爾尼卡的轟炸是否會引起如此大的國際關注。當然,這次爆炸是一次殘暴的暴力行為——格爾尼卡是一個平民城鎮,是納粹故意針對的目標納粹德國空軍代表他們的盟友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佛朗哥將軍領導了對抗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

然而,這種類型的戰爭很快就變得司空見慣——以其自身的方式,格爾尼卡這幅畫完全是預言性的:它完美地概括了現代戰爭的不人道和恐怖,並對人類的能力發出了永恒的警告。

立體主義的快速概述

為了真正理解格爾尼卡在美國,了解立體主義與其他藝術運動的區別是很重要的。雖然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藝術家可能會複製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世界(或一些完美的版本),但像畢加索這樣的立體派畫家願意以更抽象的方式描繪世界,提供新的、不可能的現實願景。

從本質上講,立體主義是從多個角度描繪人物、場景或物體的方法。畢加索和喬治·布拉克發展了這種技術,並用它來簡化和提煉任何三維主題,使其成為一個多麵的“立體派”形狀。畢加索也深受非洲麵具雕刻、棱角分明的形狀的影響,這種靈感可以在他的許多畫作中看到。

這些類型的立體主義藝術作品被稱為分析立體主義,以區別於另一種被稱為合成立體主義的拚貼風格的藝術作品,通常被分解成幾何分段,偶爾用角線分隔,以形成所展示的各種視角之間的劃分。雖然沒有畢加索早期的一些立體主義作品那麼“幾何”,格爾尼卡的扁平化、變換視角和簡化的調色板是立體主義風格的明顯特征。

最終,畢加索和格爾尼卡,在將藝術世界轉向現代主義和我們現在所說的“抽象藝術”方麵,他們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力。

格爾尼卡分析

格爾尼卡的主要的視覺衝擊來自於它收集的殘廢和垂死的人物,在巨大的畫布上以鮮明的黑色、白色和灰色呈現。我們已經知道了導致畢加索創作這幅畫的事件(格爾尼卡轟炸),但他也加入了許多象征主義,為他自己和西班牙人民傳達了更深層次的含義。

為了深入分析《格爾尼卡》,讓我們將這幅畫分為三個部分:顏色和款式符號,人物

顏色和款式

格爾尼卡細節,哭泣的母親為死去的孩子哭泣 畢加索不想通過加入顏色來轉移他的信息,所以他最終用了純白、黑和灰。起初,他在女人的臉上畫了一個紅色的眼淚,但最終決定不留下它。他為什麼那樣做是有道理的…沒有顏色,你所看到的東西就沒有任何緩解,也沒有任何意想不到的(或有意的)焦點。

當你親自觀看時,整幅壁畫大小的畫作會一下子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太多的視覺效果無法處理。你越接近它,它就越會把你吞沒在戰爭的怪物中。

尤其是這幅畫的中心是一堆雜亂的棱角分明的形狀,它們以強烈的能量相互交叉。格爾尼卡的構圖是一個衝突的中心三角形,左右兩側是更多個人的恐懼。

上麵的細節顯示了一位母親在左邊為她死去的孩子哭泣。在右邊,一個人被吞沒在燃燒的建築物的火焰中(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它冷靜的黑白色調)。

格爾尼卡細節——在被炸毀的建築物中,一個燃燒的身影伸向天空 我發現這些建築本身也非常迷人——你可能第一眼就會錯過它們,因為它們消失在尖叫人物的後麵,但你看得越久,它們就會消失在背景中格爾尼卡你就能看到更多的舞台。

在一個地方,一個尖頂被側翻了。那裏有座建築物著火了。在周圍,空蕩蕩的門口和窗戶裂開,就像這座城市被燒毀的頭骨上缺牙和空眼窩。

雖然人物和符號是對戰爭的一般評論,這幅畫的背景完美地代表了格爾尼卡鎮,被炸彈炸成瓦礫納粹德國空軍

符號

在這幅畫的中心位置,畢加索畫了一匹直立的馬,它的眼睛滾動,牙齒擴張——它的臉是如此痛苦,你幾乎可以聽到它的尖叫,你甚至可能會錯過從後到前刺穿它的長矛。在左邊,一頭公牛似乎在守護著母親和孩子,或者可能像戰爭的陰影一樣籠罩著他們,而在遠處的背景中,幾乎看不見一隻鳥在天空中尖叫。

格爾尼卡細節-電燈泡和油燈在馬 雖然公牛可能確實象征著戰爭(或者鬥牛,特別指的是西班牙,也指的是人類對統治的渴望),但我相信這匹痛苦的馬是戰爭經常給無辜的人帶來的不應有的死亡的隱喻。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燈泡從上方投射出刺眼的光線,與手持油燈形成鮮明對比。畢加索把這兩個元素放在一起是有原因的:

簡而言之,他展示了進步的殘酷現實——盡管它帶來了所有的好處(電力、汽車……)飛機)它也會帶來死亡和破壞。

人的因素

就像垂死的馬一樣,孩子在母親懷裏的死亡象征著無辜者的痛苦。在這幅畫的其他地方,我們隻能看到戰爭的暴行。四肢巨大,腫脹且受傷。人們張大嘴巴無聲地尖叫,驚恐地睜大眼睛,痛苦地皺起眉頭。

在這幅畫的底部,一個被肢解的戰士躺在那裏,被他上麵那匹馬的垂死掙紮所踐踏。他的手臂握著一把與身體分離的斷劍。在格爾尼卡我們在人類身上找不到慰藉——隻有死亡和毀滅。

格爾尼卡細節,垂死的戰士四肢被肢解

畢加索的畫格爾尼卡在短短35天的時間裏,如此龐大的一部作品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尤其是在曆史上留下了如此巨大的印記。

畢加索的繪畫技巧和材料

雖然畢加索以他的現代抽象畫而聞名,但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寫實繪畫。他自己的繪畫風格是19歲住在巴黎時才開始形成的。這始於他的“藍色時期”(很快就有了他的“玫瑰時期”),這是因為他在當時的繪畫中主要使用了藍色和粉紅色的色調。

隨著畢加索開始更多地嚐試立體派,他轉而使用有限的啞光油畫顏料地球音調.今天的畢加索立體主義調色板包括焦棕、焦西耶納、黃赭色、鈦白、法國深藍色和象牙黑等顏色。據說畫家本人使用的是Sennelier牌的顏料(這種顏料有一種堅硬的質地,深受畫家的喜愛印象派畫家因為它能夠在畫布上塗抹厚厚的顏料),並且在19世紀末的巴黎很容易買到。

讀下一篇:如何為你的丙烯畫添加令人難以置信的厚紋理

畢加索還以尋找不那麼“藝術”的顏料(比如那些用於工業應用的顏料)並將它們添加到他的調色板中而聞名。其他非藝術物品也被投入使用格爾尼卡比如,他會在顏料中加入幾塊牆紙,增加質感,有時還會在顏料中加入沙子或報紙碎片。

畢加索的一幅典型的立體派畫作可能以燒焦的西耶納為背景,並簡單地勾勒出主題的輪廓。通過在畫的時候圍繞主題移動,畢加索能夠將多個角度和視角疊加到一幅圖像中。

畢加索曾說過:“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出了拉斐爾那樣的畫,卻用了一生時間畫出了孩子那樣的畫。”

格爾尼卡現在值多少錢?

格爾尼卡格爾尼卡從未在拍賣會上出售過,所以它的價值很難確定——考慮到它與西班牙的曆史淵源,以及畢加索在世界範圍內的名聲,格爾尼卡不太可能會被拍賣被出售。

也就是說,畢加索的其他幾幅畫在最近幾十年裏賣出了超過1億美元的價格,所以很容易做出假設格爾尼卡的價值。考慮到……的巨大規模格爾尼卡(與畢加索的其他畫作相比)以及它的曆史和文化意義,它的價值可能會超過2億美元如果它被拍賣的話。

所有權爭議

畢加索原本打算把這幅畫作為送給西班牙人民的禮物,但它的所有權有時會成為分歧的主題。這主要是因為1937年西班牙共和國給了畢加索15萬法國法郎,幫助他支付創作的一些費用格爾尼卡(約合75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3.5萬美元)。

不清楚畢加索是否考慮過格爾尼卡“賣”給了西班牙政府,盡管與藝術家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表示,他並不認為這是一次出售。另一方麵,西班牙政府表示,他們要麼是獲得它,要麼是在1937年委托建造的。

無論當時的主人是誰,畢加索自己選擇了展出格爾尼卡1939年至1981年,他把這幅畫委托給了現代藝術博物館(他要求MoMA保留這幅畫,直到西班牙成為一個穩定的民主國家)。因此,在1981年格爾尼卡通過與畢加索的繼承人、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西班牙政府達成協議,這幅畫回到了西班牙。

格爾尼卡位於哪裏?

如果你在西班牙,你可以看到格爾尼卡在馬德裏的索菲亞皇後博物館。格爾尼卡占據了薩巴蒂尼大樓2樓206.06室的一整麵牆。博物館的入場費為10歐元,平日(周二除外)從上午10點到晚上9點開放。博物館在周日和節假日也縮短了工作時間。

您還可以在平日晚上7-9點(周二除外)和周日下午1:30 - 7點免費參觀索菲亞王後博物館。

Baidu
map